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2018/01/26

晴報

程式可即時統計用戶步行時可獲多少「汗幣」。若「汗幣」有更多用戶,將來更有機會當作保險公司、健康相關企業的支付工具。

跑步都有錢收?有英國初創推出名為《汗幣》(SweatCoin)的手機程式,記錄用戶步行數字,換算成虛擬貨幣「汗幣」,美英推出後大受歡迎,每1,000步相等於約0.4港元,創辦人希望激發人們長期健身,「令每一步都得到回報。」

虛擬貨幣熱潮席捲全球,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企業及手機app都成為話題。來自英國的初創Sweatco於去夏推出「汗幣」(SweatCoin)。

「汗幣」運作原理簡單,主要利用手機內的加速計及GPS定位,追蹤用戶位置及步行路徑,避免用戶搖晃手機「呃步數」。

比對GPS 防用戶「呃步數」

每1,000步可換到0.95個「汗幣」,以現時兌換率(1個「汗幣」=0.05至0.06美元)而言,0.95個「汗幣」相等於0.048至0.057(約0.37至0.44港元),但價格仍然浮動。

「汗幣」在不同時期可換取不同的東西,大多數時刻可換到食物、免費一個月網上雜誌及若干堂瑜伽課程,有時會有節日限定,如剛過去的聖誕節,就推出2萬個「汗幣」換1,000元Paypal現金、一部iPhone X或一部三星曲芒電視。以上述滙率換算,要得到2萬個「汗幣」,要走2,105萬步,假設每人每日可走1萬步,亦要逾5年才可完成這個目標。

如用戶覺得用不着「汗幣」,亦可將它捐給慈善機構,概念類似「微信運動」中的捐步數。在「微信運動」中,企業會根據用戶行走的步數配對捐款。

「汗幣」自去年夏天開始竄紅,創辦人之一安東(Anton Derlyatka)指,不少人信誓旦旦說要開始健身、減肥,但數日後就打回原形,終決定推出獎勵制度,激發他們繼續健身。

官方宣稱「汗幣」如「比特幣」一樣,已採用可防止篡改的區塊鏈技術,管理及分配汗幣。最近有人在論壇上賣「汗幣」,表示接受美元、英鎊或比特幣支付。為避免用戶透過搖晃手機等方法「呃步數」,SweatCoin會比對GPS及其他運動數據。據官網統計,目前已逾4,000億步被轉換成「汗幣」。

激發長期健身 擬擴展全球

程式暫時只於美國、英國及愛爾蘭上架,曾經成為iOS 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下載榜首。創辦人計劃將該App擴展至全球,本港用家有興趣嘗試的話就要等一等了。

美記者實測:常分心查「收入」

《紐約時報》記者嘗試用220個「汗幣」換領一隻健身手環,但她發現用戶未及完成步行目標,貨品可能已經售罄或下架,由於該App要一直追蹤用戶位置及路徑,耗電量相當驚人。她又認為自己在步行及運動時經常會分心檢查自己換到多少「汗幣」,似乎並沒有時間享受與親友並肩及跑步放鬆的時間。

現時滙率1,000步=0.95個「汗幣」=約0.37至0.44港元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過敏,是免疫系統敵我不分,胡亂攻擊所導致的

益生菌品牌
就像軍隊一樣,如果沒有常常演習,突然遇到外來入侵者,也不知是敵是友,不分青紅皂白,就亂打一通,過敏性病人的免疫系統就是有這種問題。

乾淨小孩易過敏?

在我的小兒過敏門診也可以觀察到,通常都是乾淨的媽媽帶著乾淨的小孩來看病,乾淨的小孩比較容易成為過敏兒。研究發現,經常在泥土地上翻跟斗、打彈珠的小孩,通常也比較不會過敏。因為泥土中含有某種細菌,能刺激免疫系統正常的發育。《國家地理雜誌》便曾報導過德國的夏令營,活動之一就是帶領小孩光著腳丫走在田野中,就是為了預防過敏。

接觸的細菌變少使得過敏人口變多

現代人很少吃到細菌,因為公共衛生的進步、食品商品化,商店販賣的便當、盒裝或罐裝飲料、各種包裝食品,都要經過不管是高溫或是低溫滅菌,或是照射γ射線,皆為無菌的食品。根據統計我們這一代人所吃的細菌數,只有祖父輩的六千分之一。也許就是這個原因,使得免疫系統紊亂。

當然這不是鼓勵大家亂吃細菌,微生物和我們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。有些微生物的感染會降低過敏性疾病,有些卻反而會導致過敏。有研究指出幼年時曾經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人,容易發展出過敏性疾病。補充細菌還是應該慎選菌種,才不會傷身。

腸漏症候群是過敏發生的另一個原因
益生菌品牌
我曾經做過一個研究,想要知道喝母乳的嬰兒是否比較不容易過敏?這在過敏學界幾乎是公認的事實,然而我追蹤了嘉義地區1,326個孩子,結果讓我十分震驚:「喝母乳的小孩竟然比喝牛奶的小孩容易氣喘」。個結論和所有文獻報告都不同,也和幾乎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的「餵母乳運動」打對台,如果這個數據是對的,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我更進一步分析氣喘兒所喝的母奶,發現母奶中有花生蛋白,不只奶水中有,連羊水中也有。這些蛋白質是怎麼跑到母奶和羊水中的呢?這使我連結到一個幾乎要被遺忘的名詞「腸漏症候群」(leaky gut syndrome),它在醫學教科書中有提及,但只被歸類為一個現象而非疾病,現代醫學對之視而不見。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前列腺炎、前列腺疾病困擾著很多男性朋友,男性朋友由於工作緊張壓力大,也沒時間還好照顧自己。男人的前列腺一旦出現問題,就容易被很多疾病找上門,所以聰明的男人對於呵護前列腺,從來都不會馬虎!對於前列腺的護理,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在飲食上也可以進行調理。特別是對於辦公室男人而言,辦公桌前常備一些有益於前列腺健康的水果,真的是一個明智之舉!

  1、紅棗

  無法保證規律的睡眠時間,肝臟排毒自然受到阻攔,此時需要一些能量讓其疏通。而這種能量在紅棗中就可以找得到--紅棗有養血、補血的作用,中醫認為肝臟藏血,血液豐盈將有利於促進肝臟,前列腺排毒。所以,想要有好肝臟,每天下午吃3顆紅棗吧!

  2、石榴

  當前列腺溫度升高,會增加前列腺癌症的機率。所以,現在要請出“抗氧化之王”石榴出場,它富含多酚,花青素,鞣花酸,異黃酮等營養,具有強抗氧化和消炎的作用,可以導致人體健康細胞的不會受到自由基的破壞。而對於石榴來說,石榴榨汁吸收會更好。

  3、柑橘

  調查表明,男人出現頭屑的機率是女人的1.5 倍。因為男人的果蔬類食物攝入較少,身體缺乏均衡營養,加之工作的壓力,導致頭屑產生。去頭屑不僅要將營養輸送到頭皮,更要增強頭皮免疫力,消除工作所造成的焦慮和心理壓力。而能達到這樣目的的水果非柑橘莫屬,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不但好吸收,提升免疫力,更重要的是,它具有鎮定神經、抗擊前列腺老化的作用,從而保持毛囊完整,達到去頭屑的作用。如果有頭屑,每天堅持吃1 個柑橘吧!

  4、奇異果

  眼睛乾澀、疲勞,酸痛,說明雙眼中的維生素A 和葉酸正在流失。此時,吃奇異果是最佳選擇,它可以為人體注入足量的維生素A 和葉酸,達到保護前列腺、護肝的作用,讓眼睛潤澤健康。

  5、蘋果

  這可能是蘋果中的鋅在起作用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內,鋅含量比正常者明顯降低,通過吃蘋果來補鋅,不僅沒有任何副作用,而且有利於人體吸收和利用。一般每天1—2個蘋果就可達到幫助治療前列腺炎的目的。另外,男性也可以吃些花生、核桃、芝麻、松子來補鋅。

  6、西瓜

  心臟承受的壓力其實蠻大,所以很容易出現心律不齊、早搏的現象。營養專家指出,西瓜對心臟保護有神奇的效果,這都要歸功於瓜氨酸,這罩脾青槊種營養元素可以轉化為精氨酸,緩解血管承受壓力,讓心臟的不適感盡快得到緩解。西瓜的最佳用量是每個星期吃3次,每次14個即可。

  7、櫻桃

  男人也越來越不愛運動了,不運動是前列腺健康的死穴,因為關節會缺少血液和營養的潤滑,但如果他每星期吃100g櫻,就可以提升關節的健康。櫻桃可以促進前列腺,有助於尿酸排泄,預防痛風和關節炎,讓他任何時候都會活動自如,即使陰雨天也不會有酸痛感。

  工作到下午的時候,很多人會感到疲勞,這時候不妨吃點水果補充身體能量,男人在選擇水果的時候,吃以上七種水果不僅可以解乏,而且還能保護自己的前列腺,真的是一舉兩得的事情。當然小編也要提醒廣大男性,工作要賣力,可是也不能久坐,適當的站起來走一走,每天適當鍛煉身體才會更健康。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減肥、抗癌、美白……,一服見效?這樣神奇的健康食品哪裡找?
這不能稱之為革命,但的確改變了我們對健康食品的態度。

以往當我們想要透過健康食品保障健康時,必須到藥房購買,並長期服用。現在無論要「修飾下半身」或「頭腦常當機」,只要到巷口的便利商店,買下一包健康食品和水吞下,就可以速成健康,這樣的產品一個月熱賣100萬包。

大家都嗅到這個市場。不僅先發的統一,味全、白蘭氏、五洲、永信藥廠,甚至順天堂都推出單包裝的健康食品,搶攻便利、速成的健康市場。

不僅人們開始去便利商店買健康,若稍加注意,就會發現健康食品早已入侵我們的一天三餐。

例如,早餐吃的是加了茄紅素(號稱可抗癌)的土司和可美白的優酪乳。午餐飯後喝的可強化骨骼的高鈣柳橙汁,晚餐炒菜的沙拉油多加了維生素D和E,吃的米飯也多加了燕麥,據說可以降低膽固醇。

雖然法律上對健康食品有嚴格規範,指提供特殊營養素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才叫健康食品,並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,目前真正通過認證的只有37種,未經認證都只是一般食品,只能當做一般食品販賣。

但消費者可不這麼想。

市場上,從平凡的番茄到稀有的靈芝,從西方的維他命到東方的青草茶,都有人支持相隨。

從功效宣稱來看,從早期的營養保健、消除疲勞,轉向無法攝取到均衡的營養,延續到近年來熱門的抗氧化、抗老、治癌,句句令人動心。

「消費者心目中,有益於健康的食品,都叫做健康食品,」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鄭慧文長期觀察認為。

根據食品工業研究所的研究指出,過去幾年台灣約有77%的人吃過健康食品,一年的市場約200多億,約等同於一年健保給付住院費用的四分之一。

業者也懂得躲過健康食品管理法的「不得宣稱療效」規範。若你仔細瞧電視廣告,廣告裡並沒有說,它的產品番茄汁可以抗癌,而是說茄紅素,並引經據典。單包裝的健康食品針對消費者的情境,如「快要挺不住」,它並沒有說這項產品可以「治療骨質疏鬆症,幫你挺得住」,營養師趙強觀察到。

歷史上,從沒有一刻那麼看重食物的健康價值,但到底,健康食品在我們的生活中,應該扮演什麼角色?大家對健康食品存在著什麼樣的迷思?

健康食品的5個迷思
迷思1:把健康食品當藥吃

人到中年,難免血糖、膽固醇、血脂等指數會過高,很多人就開始找健康食品來吃,難怪會有健康食品在電視上廣告說,只要你吃了之後再回大醫院檢查,就會知道有沒有效。

「只要指數一爬高,就要回到醫療。(慢性病)已經有很多很好的治療藥,不需依靠健康食品,」和信醫院藥劑室主任陳昭姿認為。

迷思2:用健康食品拯救不當的生活習慣

例如,有人應酬不斷、又沒有時間運動,久而久之,不但過胖、三酸甘油酯也飆高,就想去買魚油來降三酸甘油酯。

的確有些研究證據證明,魚油可助於降低三酸甘油酯,但是魚油也會增加LDL(壞的膽固醇)的濃度、增加LDL在體內氧化的機會,所以美國心臟協會(AHA)至今從未建議病人吃魚油。

「想降低三酸甘油酯從減肥開始,去打場球可能還比較有效,」台大醫院營養部膳食供應組組長陳珮蓉指出。

又例如,想要減肥的人,如果不改變飲食方式,及增加運動量,想靠添加某些特定營養成分的優酪乳減肥,無異是緣木求魚。況且,「優酪乳裡還有糖和脂肪,喝很多反而增肥,」營養師陳珮蓉指出。

迷思3:期望一服見效

如同你的飲食習慣是長期養成的,健康食品也要長期服用,才能增進健康。

例如要治療骨質疏鬆症,不可能一、兩天就有效,所以當你「快要挺不住」,只吃幾顆健康食品「你就安心了嗎?」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說。

迷思4: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

就像是飲食一樣,愈多樣化,愈能攝取到不同的營養素,提供身體更全面的保護。

所以如果你要補充營養素,營養師們都會建議吃成分不超過每日建議量的綜合維他命,並不建議單獨補充某些特定營養素,此舉也可避免過量之虞。

迷思5:健康食品都沒有效

由於許多健康食品過度或錯誤行銷,造成消費者排斥、不信任。事實上,若能正確看待健康食品,依舊可以從健康食品中得到健康的好處。

鄭慧文教授曾為文舉例,人的生活型態可以分為健康期、疾病潛伏期和恢復期。

在健康的時候,吃食物填飽肚子、生病時吃藥治病,但在健康恢復期若能增加特殊養分的攝取,病就好得快;若在疾病潛伏期能吃增加抵抗力的食品,身體就不容易生病(見40頁「健康食品何時最能發揮功效」)。

35歲的上班族黃綺文經過身體檢查後,發現膽固醇指數已達280(正常值上限200),但她的HDL(好的膽固醇)達52,仍十分理想,雖然醫生認為並不需處理,她還是希望改善。

她先過濾飲食,減少會增加膽固醇的食物,並增加運動,但膽固醇依舊無法下降。所以她找健康食品紅麴,並上網確認此品牌取得認證,3個月下來,膽固醇降到230。

雖然健康食品並非每項都是可疑的,但知道如何選擇依舊非常重要,以下5個訣竅讓你能更聰明、更安全地選到好的健康食品。

選購健康食品的5個訣竅
訣竅1:先查看是否取得認證

當你想購買健康食品時,可以先查看此項產品是否取得健康食品認證(見42頁「取得認證的健康食品」)。因為要取得認證,要有基本的毒性測試,以確保安全外,也必須附有實驗證明功效,對消費者有最基本的保障。目前取得認證的產品有37項。

訣竅2:仔細閱讀產品標示

相對於取得認證的37種健康食品,消費者要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沒有通過認證的產品。所以只好先看產品標示,「廠商標示得愈清楚,愈有可能負責任,」陳昭姿主任認為。

然後成分的標示也有學問,不只是要看原料成分,也要看有效成分的份量。舉個例子來說,廠商標示它的產品有助骨骼健康,你應該看的不只是原始材料如蟹殼粉、珍珠粉的多寡,而是其中有效的成分是多少,實在有不少例子在昂貴的膠囊裡,大多是澱粉。

訣竅3:在大型通路購買、或選擇大品牌

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鄭慧文認為,大品牌(尤其是國營品牌)、大通路比較不可能販售離譜的產品。不要相信網路、部份直銷商誇大效用的產品「愈宣稱什麼都有效的,就愈要小心」陳昭姿說。

訣竅4:和你的醫生、營養師談談

在你打算服用健康食品前,最好和你的醫生、營養師談過,特別是你正在服藥中。因為該不該吃,不只是關乎這種健康食品有沒有效,而是你的身體狀況適不適合吃,必須做整體考量。

訣竅5:教育你自己

健康食品的另一項意義就是,消費者可以透過了解營養,去增進健康。所以,你可以抱著更積極的態度去了解營養,不只是當一隻待宰的羔羊。

如美國植物評議會www.herbalgram.org有最新研究和安全評估。

就如同魚油不能保證一顆健康的心臟,銀杏也不能保證提升記憶力。至今營養學界知道最多、最能保證的健康食品,仍是在你的三餐吃進多樣化的食物,包括大量的蔬菜、水果。

聽起來老掉牙,卻是最便宜、最有效的方法。

(審稿專家:台大醫院營養部膳食供應組組長陳珮蓉)

取得認證的健康食品

你有以下困擾嗎?這些產品已經取得衛生署的健康食品認證。

■當你血脂過高時

身寶寧(魚油、大蒜粉)、賜多利奶粉、紅麴清醇膠囊、歐妙精製魚油膠囊、桂格大燕麥片快煮、桂格即沖即食大燕麥片、桂格三寶燕麥、金車甲殼素複方膠囊、益百康(魚油)、健康益多油、瑞沛保健膠囊。

■當你想調整腸胃功能時

複合益生菌(健康一刻)、賜多利奶粉、雙岐桿菌、奧利多碳酸飲料、味全優酪乳、豐力富高鈣低脂奶粉、AB優酪乳、優沛蕾低脂原味活性醱酵乳、優沛蕾活菌球低脂原味活性醱酵乳、優沛蕾ABC三益菌原味/草莓優酪乳、光泉晶球優酪乳(低脂)、桂格成長奶粉健康三益菌配方、金車乳酸活菌、康貝兒乳酸菌、桂格高鈣脫脂奶粉健康三益菌配方、養樂多活菌發酵乳、林鳳營優酪乳。

■當你想調整免疫機能時

雙鶴極品靈芝、高境界免疫乳漿蛋白濃縮物、人生樂膠囊(人蔘萃取物等)、如新華茂超級靈芝。

■當你想改善骨質疏鬆時

佳美錠(乳酸鈣)。

■當你想保健牙齒時

波爾益牙口香糖。

■當你想護肝時

雙鶴極品靈芝、如新華茂超級靈芝、維力康膠囊。

健康食品健康嗎?

健康食品如演藝圈,每年都有引領風騷的風雲產品。只不過也像演藝圈一樣,有人就算引領風騷,仍未受到專業肯定,消費者要睜大眼睛。

■有機鍺

宣稱功效:抗癌、防癌、提高免疫力

事實查證:在日本已經造成23例的嚴重急性腎衰竭,其中有6人死亡,日本政府已將有機鍺列管。

■鯊魚軟骨

宣稱功效:抗癌

事實查證:癌症患者引領期盼的鯊魚軟骨,傳奇已經結束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首度針對食品進行試驗,已經證實無效。

■卵磷脂

宣稱功效:可以降低膽固醇和強化腦功能

事實查證:最新的醫學研究證明,對降低膽固醇根本沒有幫助。學者也嘗試用卵磷脂治療老人失智症,結果一致證實對病情沒有好處,陳昭姿主任表示。

■甲殼素

宣稱功效:由蝦子、螃蟹及其他貝類骨骼中製成的甲殼素,號稱可以阻斷油脂,將部份油脂排出體外,達到減肥效果。

事實查證:最近一項針對甲殼素和羅氏鮮(Xenical)一起做的研究發現,12位健康的受試者吃一般的飲食(約2500卡),其中有30%的脂肪,受試者服用羅氏鮮或甲殼素,結果發現,羅氏鮮的確會讓脂肪排出,但服用甲殼素的人並沒有這種現象,這意味甲殼素並不能阻斷脂肪吸收。雖然國內已有甲殼素通過健康食品認證,但是功能是降低膽固醇,並非減肥。

■HCA

宣稱功效:取自藤黃果的水和檸檬酸(HCA)宣稱可以減重。

事實查證:根據1998年的《美國醫學協會期刊》所做的研究顯示,這種藥草對減重無效。事實上,研究中服用安慰劑的人,還比吃HCA的人減的體重還稍微多一些。

至於在超級市場裡,那些林林總總添加或強化某種營養的食物,如果汁、牛奶、優酪乳或麵包,「讓我們面對現實吧,這些食物只是為了行銷,不是為了健康,」美國紐約大學食物與營養系主任耐斯特(Arion Nestle)曾表示。

健康食品可抗癌嗎?

最新的台灣十大死因已經出爐,癌症已經連續2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冠。如果說「一日五蔬果」有益於降低癌症風險,但我做不到,可以用健康食品幫忙嗎?

先來了解食物和癌症的關連。癌症是不正常的細胞失控地製造,科學家只是正在開始了解是什麼樣的原因和過程讓癌細胞成長。過去20年來,終於有比較清楚的輪廓就是:在癌症風險上,飲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科學家甚至認為30~40%的癌症都與飲食、生活型態有關。

這種所謂食物在癌症風險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想法,一開始是發現大量攝取蔬菜、水果,和降低癌症風險有關,從此相關的發現不斷。

蔬果的秘密

例如傳統營養素如葉酸、維生素A、C、纖維、硒,及最近發現的植物性化學物質(phytochemicals),如番茄中的茄紅素,或是大豆可以幫助防止荷爾蒙相關的癌症。

更新的發現是蘿蔔硫素,解除部份致癌物質,和保護細胞免於受損。蘿蔔硫素出現在十字花科的蔬菜(如甘藍菜、花椰菜)、大蒜、洋蔥和葡萄等。

這些發現令人振奮,某些食物的成分或許可以幫助延遲、抑制癌症細胞的發展,但是「一雙鞋不可能每個人都合腳,」美國國家癌症院(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)營養科學組主席米爾訥博士(John Milner)對媒體說明。

而且現在很流行食品中添加或強化某些單獨的抗癌成分,如在麵包、牛奶或果汁裡,如添加茄紅素、β胡蘿蔔素等雖然有可能有效,但科學上仍不清楚是否把單一成分加入食物中,會有和傳統食物一樣的好處。

「這些成分之所以會有效果,或許是因為和食物中某些不知名的成分一起作用,才會有效,」美國依利諾大學健康計劃執行主任哈斯勒(Clare Hasler)認為。

所以想要靠食物抗癌,目前還是到菜市場找吧。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很多懷孕的女性在懷孕時都會遇到許多難題,由於缺乏經驗,很多時候都不知該怎麼解決。現在就來分享一下小編個人的經驗,首先孕期最常見的就是便秘。懷孕期間便秘是由於孕期胎兒增大和子宮體積變大,壓迫腸道而使腸道缺乏動力所導致的。如果發生便秘了應該怎麼辦呢?

益生菌 孕婦

1 多吃水果,特別是香蕉有潤腸通便的作用,火龍果有清熱去火的功效。

2 多吃五穀粗糧。糙米,蕎麥,八寶粥等

3 多吃些含纖維素高的蔬菜:像芹菜、木耳菜、紅薯和紅薯葉、黃豆芽等。

4 多喝水,保證每天喝夠充足的水。早上一杯白開水和晚上一杯水,可起潤腸作用。

5 在平時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。

6 配合吃幫助腸胃蠕動的益生菌,幫助排便

7 每天適量的運動,如做些輕鬆家務或散步等,可以使腸道加快臑動,還要少坐多走動。

在懷孕時就要注意飲食了,不要等到發現要便秘了才去補救,要從平時做起,才能做到有備無患。

 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理性流涎

1、寶寶睡覺時流口水常出現在寶寶長牙期。這時候,口腔是寶寶的重要變化器官,增加的唾液可以減輕寶寶因長乳牙導致的牙齦疼痛。此時流口水是正常的,媽媽不用過分擔心,平時注意口腔清潔,等寶寶慢慢長大,流口水現象就會慢慢消失。

2、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,唾液分泌少,流口水現象基本沒有。等寶寶慢慢長大,到四五個月時,三叉神經受到輔食刺激,唾液分泌增多,寶寶口腔控制能力又不強,就會導致口水流出。媽媽不必擔心,隨著寶寶的生長,吞嚥能力增強,一般到三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消失。

病理性原因

主要指因為某種疾病而導致寶寶流口水,例如口腔潰瘍、黏膜發炎、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呆小病,智障等等問題。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,不能耽擱病情,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治療。

新生兒睡覺流口水很臭是什麼原因

1、食管功能發育不成熟:

寶寶還小,食管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,食物不能完全消化,在寶寶打嗝、吐奶時就會有異味產生,因此流口水時會有臭味出現,這種情況暫時沒有辦法解決,只有等寶寶長大,食管發育成熟,情況就會自動改善。

2、增加的輔食種類太多:

四五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,媽媽害怕寶寶營養不夠,就大魚大肉什麼都給寶寶吃,如果寶寶消化不好,這些東西在口腔就會產生臭味,晚上睡覺流口水時也會有臭味。所以,媽媽在添加輔食時,一定要注意均衡營養,蔬菜和葷食合理分配,一次添加不能過多,隨時注意寶寶消化問題。

3、食物殘留:

如果牙齒萌出,牙根發癢,寶寶就喜歡咀嚼食物,那麼在牙齦細縫會留有食物殘渣,不及時清理乾淨的話,時間一長就會腐爛,形成口臭。所以,媽媽應儘早讓寶寶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,每次吃完飯後記得。

寶寶睡覺流口水護理方法

1、如果寶寶睡覺時流口水很嚴重,那麼媽媽要做好清潔工作,尤其是寶寶口腔附近的肌膚,要每天用清水給寶寶清潔,以防止臉部、頸部出現濕疹。

2、我們知道在唾液中含有細菌、澱粉酶等物質,它們對肌膚有刺激性作用。如果寶寶流口水,而爸爸媽媽沒有精心護理,唾液在寶寶肌膚上會使身上出現小紅點或者濕疹,這時,媽媽要及時給寶寶塗護膚霜或者使用藥物治療。

3、禁止使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,它會傷害寶寶的肌膚,要使用柔軟的毛巾或手絹給寶寶清潔,保持寶寶臉部周圍乾燥清潔。

4、給寶寶圍個小圍嘴,要柔軟,厚實,吸水的布料,這樣即使寶寶流口水,也不會弄濕頸部等地方。

5、在寶寶長牙期,媽媽可以給寶寶適當硬度的東西讓他們咬著,這樣會減少牙齦刺激,分泌出更多的唾液,減少流口水現象。

6、如果寶寶身上出現濕疹、或者肌膚糜爛等問題,媽媽要帶寶寶及時就醫。在寶寶恢復治療期間,要保持寶寶肌膚乾淨清爽,如有必要可以在寶寶睡熟的時候,塗抹抗生素或者止癢的藥物。

寶寶睡覺流口水預防措施

1、確保寶寶睡姿正確:

寶寶睡覺時流口水,可能是寶寶睡覺的姿勢不對導致的,例如趴著睡、側睡都可能引起寶寶睡覺流口水,所以媽媽在寶寶睡覺時擺正他們的姿勢,預防寶寶流口水。

2、注意寶寶口腔炎症:

寶寶睡覺時流口水也可能是因為病理原因,例如寶寶口腔被感染,導致細菌滋生,引發炎症,使得寶寶口腔疼痛,易流口水。這時,媽媽可以給寶寶用點消炎藥,使口腔潰瘍慢慢癒合,睡覺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慢慢消失。

3、防止寶寶牙齒畸形:

寶寶如果牙齒畸形,尤其是前後牙凹凸得非常明顯,那麼就會導致寶寶一張嘴就會露出牙齒,在睡覺時合不上嘴,那麼寶寶更加容易流口水。這種情況,媽媽要盡快帶著寶寶去做牙齒矯正手術。

4、預防神經類疾病:

如果寶寶患有神經方面的全身性疾病,例如植物神經紊亂、神經官能症,也會使得寶寶睡覺時流口水。因為這類疾病會導致寶寶的神經異常興奮,使大腦指示出現錯誤,增加唾液的分泌。

5、禁止服用抗癲癇類藥物:

媽媽要知道,某類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就有流口水。所以,媽媽在寶寶生病時要謹慎用藥,以防止副作用的發生。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腸道微生物幫助防止病原體入侵、訓練免疫系統、甚至協助身體其他組織發展。腸道微生物群雖在生命中不停演化,但多是建基於我們的直系親屬。特別是在母親懷孕期和嬰兒期中建立的腸道細菌,往往會影響終生,甚至延續至再下一代。

 

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研究不同飲食對後代的影響,將小鼠移植人類微生物群後,分別採用高/低纖維飲食餵飼了四代。吃了四代低纖飲食的小鼠腸道中消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微生物群、多樣性亦顯著下降。這些小鼠就算由低纖飲食轉變至高纖飲食,亦不能改變結果。被移植高纖飲食組小鼠腸道微生物的第四代低纖飲食小鼠,在轉為高纖飲食下,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組總算被恢復過來。可見除「正確飲食」外,有時還需益生菌幫助,方能改善腸道微生態。

 

雖然這只是實驗動物研究,科學家亦開始在人類微生物組中找到相關類似證據。無論是為自己,或是下一代的健康,每天應適當攝取膳食纖維丶補充益生菌,將健康多樣的腸道微生物繼續傳承下去。

梓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